版权声明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转载网址、作者和出处,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。
作者:陶立璠 来源于:中国民间故事网
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2004年开始,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,其突出特点是:这一保护由民间的、学者的呼吁终于变为政府行为,即以政府为主导,投入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,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。经过两年的努力,2006年和2008年,国务院先后正式公布了首批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计1028项,加上第二批扩展名录147项,共计1175项。这1175项遗产名录的审定公布,是从各省市自治区申报的将近6000多项省级名录中筛选出来的,它所涉及的地区,包括除台湾省之外的从中央到地方的33个地区(含香港、澳门)。保护类别有民间文学、民间音乐、民间舞蹈、传统戏剧、曲艺、杂技与竞技、民间美术、传统手工技艺、传统医药、民俗等十个门类。继续浏览:1 | 2 | 3 | 4 | 5 |
文章来源:从田野到书斋──陶立璠空间2008-09-19
【本文责编:思玮】
【相关文章】
版权声明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转载网址、作者和出处,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。